Logo

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生会

庄子:心斋、坐忘

发布日期:2017-04-11 点击量:79167 来源:研究生会

庄子:心斋、坐忘

 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于内,要洗去个人心中的知、欲,使心不被贪欲所蒙蔽,不被智巧所歪导,“气”的本性为虚,听之以气,就是听之以虚,当心渐渐沉静下来,进入纯一的本然状态时,即到达了虚的境界。于内,要洗去个人心中的知、欲,使心不被贪欲所蒙蔽,不被智巧所歪导,“气”的本性为虚,听之以气,就是听之以虚,当心渐渐沉静下来,进入纯一的本然状态时,即到达了虚的境界。虚是心灵的空纳,能包容万事万物的各种不同变化与差异而不生分别之心,故曰“虚而待物”。如此,便到达了与道合一的境界。

“坐忘”说,是庄子在《大宗师》中借由颜回回答孔子的问题而阐发出来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堕肢体”“离形”,就是忘身。“黜聪明”“去知”,就是要摒弃人世间使人心力交瘁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种种“智慧”,去除由知识累积而形成的种种成见和障碍。概而言之,“坐忘”就是经由自我纯化的过程,超越形体和心知的限制,做到万虑皆遗,使心怀虚静空明,进入与“大通”(即“道”)同一的境界。在此境界中,人便可“同则无好”,“化则无常”,“无为而无不为”。

“坐忘”与“心斋”的修养历程都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其主要内涵都是虚静空明,其终极目标都是与道合一。无论从事任何“艺”与“技”,都必须心志专一,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扰,凝神静虑,消除所有内在的杂念,涵养虚静之气,直到心怀空明澄澈,能够虚而待物,才能与“道”相合,达到“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