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生会

“传承最美诗歌,守护精神家园”第四期诗歌研讨沙龙举行

发布日期:2019-05-31 点击量:76104 来源:风絮诗社

530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风絮诗社承办的 “传承最美诗歌,守护精神家园”第四期诗歌研讨沙龙在大学生事务中心106室举行,活动主题为“传承五四薪火,激扬诗意青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晓梦老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管理办公室陈强老师应邀出席。此次活动由陈梦瑶主持,风絮诗社社员及诗歌爱好者参加。

活动伊始,陈强老师提出,为了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我们应借助这次以“传承五四薪火,激扬诗意青春”为主题的诗歌研讨沙龙去感受流传千古的家国情怀,继续传承诗歌文化,展现校园青春活力,增强社员对诗歌的鉴赏和写作能力以及提高风絮诗社内部成员的凝聚力。

随后的诗歌朗诵环节,四位代表分别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相鑫淼朗诵的《死水》,情感真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李玉新朗诵的《与妻说》,读之断肠,催人泪下,即倾诉了作者对妻子真挚的爱情,更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刘昊朗诵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节奏欢快优美,意境开阔,让我们感受到了使人跌宕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任昊颖朗诵的《将进酒》,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作者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乐之举,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在这样的一场视听盛宴中,我们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整个活动现场充满着文艺的气息,大家都沉醉在诗意的海洋中。

随后王晓梦老师就诗歌创作与鉴赏展开了专题讲座,表达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和体会。王晓梦老师提出诗歌能充盈我们的精神生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文化不散的精魄。从春秋战国到太平盛世,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歌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国人的性情,带给我们走出阴霾的希望,也带给我们立世的勇气和担当。诗歌就是以想象力为元素、以情感为内核来感染人、打动人的。诗歌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是用精美的语音艺术来表达我们的感情,表达我们的生活,例如顾城的《一代人》中书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是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诗交织着追寻与失落、平静与躁动,退隐与占有的矛盾,形成独特的张力;艾青《我爱这片土地》以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形象,直抒胸臆,拖出了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诗作《一朵蔷薇的落寞》指出,写作一定要通过捕捉灵感来摄取对新奇事物的理解,从而丰富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诗歌研讨环节,社员们通过分享作品来探讨诗歌的创作手法。何开雄分享《思念——寄母亲》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怀。刘昊分享《舞剑有怀》后说道,我们要读出诗歌表达出的人性美,同样在个人写作时注意用格律体现出人性美。徐莹分享了《我想有个小院子,花开花落一辈子》的创作历程,她认为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虽有格律,但它并不能成为一种束缚。最后王晓梦老师就社员的作品进行了点评指导,指出诗歌的创作中很难把生活中的场景用诗歌意境表达出来,我们要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加强对生活的理解,并以具体的诗作举例来帮助社员们理解诗歌意境来源于生活的体现形式。

活动最后,风絮诗社社长王传保做总结发言。王传保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及他们为社员们做的点评和指导表示感谢,随后对整个活动的精彩之处做了简要总结,为社员今天得到的巨大收获感到高兴,并呼吁大家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诗意的情怀,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